一年前,司法部会同全国律协启动首批“青年律师西部锻炼计划”。江苏30名青年律师深入陕西、四川、内蒙古等省(区)基层,办理法律援助案件1500余件,开展法治宣传、代写法律文书、化解矛盾纠纷600余件次,得到当地党委政府和各族群众的充分肯定。这一年,青年律师们在广袤的西部土地上,用实际行动践行“请党放心,强国有我”的青春誓言,以专业与热忱书写新时代法律人的使命担当,将法治的种子播撒在西部群众最需要的地方。扎根基层用真情服务排忧解难至今,律师王丁可仍记得双手被农民工紧握的那一瞬。时间回到去年8月初,王丁可刚到内蒙古乌兰察布市察哈尔右翼后旗乌兰哈达司法所。“家里的麦子快熟了,我们急着回家收麦子呢,可是老板一分工钱都没给!”4名来自甘肃的农民工找到她,请求帮助讨要欠薪。王丁可接到案件后,迅速梳理案情、固定证据,帮他们到法院起诉。经法院调解,双方达成协议,农民工如愿拿到应得的劳务报酬。拿到工资时,农民工们含泪说道:“要不是你,我们真不知道怎么办。”在陕西省安康市汉滨区司法局法律援助中心与公证处轮岗实践的日子里,律师查天磊每天面对大量寻求帮助的群众。每一次咨询接待、每一份文书起草、每一场庭审代理,她都时刻提醒自己:法律援助不仅是专业服务,更承载着沉甸甸的社会责任。查天磊表示,即使离开西部,她也将继续投身基层法律服务,用专业知识为群众排忧解难,努力做党和人民满意的好律师。查天磊的想法,代表着青年律师们的共同感受:西部岁月,是一次将专业价值融入国家发展的深刻实践,更是将“小我”融入服务祖国和人民的“大我”的广阔征程。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律师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和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司法部会同全国律协启动“青年律师西部锻炼计划”,用三年时间从东中部地区选拔优秀青年律师到西部地区公共法律服务机构锻炼。2024年,江苏首批参与“青年律师西部锻炼计划”的律师们坚守人民律师服务初心,用扎实的专业知识,积极服务当地群众。这一年,青年律师们用专业回应民生期盼——在陕西省米脂县龙镇司法所任职期间,律师赵伯冲凭借出色的调解能力,成功化解多起矛盾纠纷。龙镇两户村民因宅基地界线模糊不清而争执不休,矛盾持续数年。赵伯冲认真倾听事情经过,了解双方争议焦点和核心诉求,反复研究民法典中关于相邻关系和宅基地使用的相关规定及司法解释,最终促成双方签署调解协议书。“来宣汉之前,我以为这个西部小县城对法律服务的需求并不高。然而真正踏上这片土地后,我的想法彻底改变了。”律师石林对到四川省达州市宣汉县的锻炼经历记忆犹新。她回忆道,在那里,日常工作不仅繁忙,还要应对各种“疑难杂症”。这一年,她积极参与处理因城市建设引发的多类法律纠纷,如高压电线架设、高铁线路修建以及老城区改造等事务。通过专业法律服务,她既助力地方政府完善城市配套设施的升级改造,也依法妥善解决了相关纠纷。2025年8月,石林在圆满完成年度“青年律师西部锻炼计划”工作后,主动提出延期服务。经选派,她继续扎根四川省资阳市雁江区司法局资溪司法所,为西部地区法治建设发光发热。在陕西省宝鸡市凤县司法局锻炼的律师马帅帅尤其关注困难群体的法律需求。有一次,在遇到家庭经济困难却不符合法律援助申请条件的当事人时,马帅帅主动协调所在律所为当事人提供免费代理服务,帮助当事人维护了合法权益,收到当事人送来写有“援陕精英、法律卫士、诉讼为民、社会良心”的锦旗。这一年,青年律师们奔走在普法第一线——乌拉特后旗地广人稀,5.7万人口分散在2.5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乌拉特后旗司法行政部门组建了“驼背宣讲队”。“我深知法治的力量在于普及,在于深入人心。”律师李成伟积极参与牧区入户法治宣传工作,与宣讲队成员们一同穿越上百公里曲折的山路,为牧民讲解法律知识。在担任正蓝旗村居法律顾问期间,最令卞荣烽难忘的是“百名律师进百校”活动。在正蓝旗第一小学的模拟法庭上,当三年级男孩高举民法典,喊出“我要当小法官”时,他蓦然领悟:普法的深远意义,或许就在于为孩子们的心田播下一颗法治的种子。奔走于“国家宪法日”的军营,为驻地官兵们送去生动的普法宣讲;驻足在“3·15”国际消费者权益日的集市咨询台前,为群众答疑解惑……在巴彦淖尔市磴口县沙金司法所这片热土上,律师杨太国将法律的严谨与青春的热情相互融合,让法治的光芒,温暖而有力地照进更多角落。创新服务以法律专长助力地方发展“在西部,我们常把基层法治实践形象地称为打造‘法治毛细血管’。”在一次分享会上,律师黄丽娟动情说道,它筑牢了群众安全感的基础,锤炼了基层干部依法办事的坚定信念。只有让法治的“毛细血管”畅通无阻,“大动脉”才能强劲有力,法治的阳光雨露才能滋润到每一个角落。律师孙乾程积极参与新巴尔虎右旗司法局打造的特色服务品牌——“蒙古包”涉外调解室,为调解工作提供了多项具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的法律意见,探索当地涉外法律服务的新路径。去年12月,他成功调解了一起涉外买卖合同纠纷案件,帮助企业挽回经济损失约800万元。“江苏与陕西是全国律师行业东西部结对帮扶省份,我们就像一条条纽带,为推动东西部优势互补、合作共赢贡献着绵薄之力。”在陕西省榆林市米脂县的一年,让律师董艳茹更深入认识到开展西部锻炼计划的意义。律师孔祥龙抵达陕西省商洛市镇安县后,主动投身于行政复议案件办理工作。在助力镇安县推进“乡镇执法权赋权改革”时,他秉持实事求是的原则提出方案建议,并以特邀讲师的身份为县执法人员开展培训,此外,他还积极与各执法部门携手合作,参与编印了《综合执法业务指导手册》,提升了当地基层执法的规范化水平。孔祥龙被镇安县政府聘任为法律顾问。律师张宇轩在内蒙古额尔古纳市锻炼的一年,不仅为本市涉外企业提供精准的法律服务,助其稳健发展,还投身于该市“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改革,有效保障村民入股收益,妥善解决了一系列难题。在内蒙古呼伦贝尔市锻炼的律师徐浩贤,利用自身拍摄制作短视频的特长,与当地融媒体中心合作,拍摄了老年人权益保护系列短视频,获得了广泛关注。江苏青年律师主动以“服务地一分子”姿态投入工作,真正做到沉下身、融进去,为当地法治建设和民生保障注入了新动能。“作为一名青年律师,能够深入基层,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帮助那些最需要帮助的人,是一件特别值得开心的事情。每当看到当事人问题得到解决时露出的笑容,我都感到无比欣慰。”律师赵沙对自己的职业有了新的认识,也更加坚定了作为一名法律工作者的初心和使命。成长蜕变在历练中实现人生升华2024年9月18日,律师王威龙在锻炼所在地庄重地向党组织递交了入党申请书。他坦言,从初入西部的迷茫,到内心逐步坚定;从面对困难的焦虑,到能够发挥专业优势从容应对、妥善解决问题,这一年的心路历程,让他格外有获得感。他说,西部固然艰苦,但正是那里的法治实践,重塑了他的职业认知与价值坐标。陕西省子洲县,地处陕北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腹地,交通不便,气候恶劣;内蒙古根河市,年封冻期210天以上……这些地方的医疗、教育、法律服务等资源匮乏,生活设施简陋,但江苏青年律师成了勇敢的“逆行者”,他们怀揣法治信仰,满怀热情地奔赴西部,投身于法律服务的事业中。初抵安康,陌生的方言、崎岖的山路、差异巨大的饮食习惯等,都曾让律师王佳艺感到迷茫。2024年9月,一位老人颤巍巍地递来一张纸,上面密密麻麻写满了事情经过,也写下了明确的诉求——追索后续治疗费,却不知该向谁主张、如何主张。交流中,她发现老人听力存在障碍,通过一笔一画的书写交流,她了解到老人因一起机动车事故追索后续治疗费,却因关键证据缺失,案件未被法院受理。她安抚着老人,耐心地用纸笔交流,她深切地体会到:法律人的价值,在于用专业维护当事人的合法诉求,用法律人的温度传递生活的希望。律师芮成浩所在的郭兴庄镇时常风沙肆虐,大雨时更可能遭遇停电和山体滑坡等自然灾害。郭兴庄镇距县城约35公里,芮成浩有一次不慎被藏在被子里的蝎子咬伤,那里的卫生所当时无药可治,他立刻驱车前往附近的鱼河峁镇就医,才缓解了症状。他说:“选择锻炼之地时,我就认准哪里条件最艰苦,我便前往哪里。”干裂的嘴唇渗出血丝,鼻腔里浮动着细沙,律师张森森一到内蒙古自治区锡林郭勒盟二连浩特市,就出现了呼吸道不适的症状。不过他克服了种种水土不服症状,经过短暂调整,很快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岗位中。除了恶劣的自然环境,语言交流障碍也是青年律师们需要面对的难题。米脂县桃镇的老人大多不会说普通话,为了听懂陕北话,律师王晨在工作之余主动找同事“拉话”。遇到听不懂的词汇,他便虚心请教,一一询问其含义。经过一个月的不懈努力,沟通逐渐变得顺畅无阻。到后来,他偶尔还能脱口而出几句地道的方言,这为他在当地开展法律服务带来了极大的沟通便利。“一年西部行,一生西部情”,这段宝贵经历让律师唐韵深刻体会到:越是偏远之地,越需要法治阳光的照耀;越是困难群众,越需要法律服务的守护。走过高山黄土,踏遍山川河流,江苏青年律师们在广袤天地间以坚毅和执着书写着属于自己的篇章,让法律之光照亮每一个角落。他们的西部锻炼故事北京策略(南京)律师事务所黄天恒:他们眼中燃起希望之光2024年8月25日,我踏上陕北这片辽阔而厚重的土地,我的西部锻炼之行从这一天开始。身处基层法律援助中心,我要为遭受交通事故的老人加班准备诉讼材料,鼓励家庭暴力受害女性运用法律争取权益,用简单朴实的语言举办乡村法律讲座……走进这里求助的大多是困难群体,每次与他们交流,我都能深刻体会到一个个最真实又迫切的法律需求,深切体会到群众需要的法律不是书本上冰冷的条文,而是能帮助他们维护尊严、换取公平的武器。所幸,每一个案件的解决,每一次咨询后,他们眼中燃起希望之光,让我感受到律师的价值所在。服务期虽满,这段经历已烙印在我的生命里,成为一份沉甸甸的收获。我相信,一个人的努力虽微弱,但汇聚起来,终能照亮更多角落。江苏守新律师事务所陈杭平:我想我会回来四川省汶川县——一座在灾难中浴火重生的城市,是我此行西部锻炼的目的地。从华东平原到川西高原,我的内心难免有些紧张。然而,当我踏上这片土地的时候,所有的不安感都逐一消失。这里的气候如此宜人,徐徐微风吹散了八月的酷暑,奔腾不息的岷江在大山间蜿蜒而过。岷江两岸的街道上,商贩的叫卖声夹杂着孩童的嬉笑。汶川县司法局把我安排在法律援助中心,负责接待日常法律咨询、代写法律文书等事宜。在工作中,我渐渐发现这里的人们发生纠纷后,会第一时间向我们求助,在我们释明了法律规定后,很快便会达成和解,我想也许是对生活的热情造就了他们开朗的个性。一年的锻炼时间匆匆而过,我做了很多,也收获很多,我喜欢这片土地。我想,我还会回来,我一定会来。上海市协力(无锡)律师事务所冯谦则:做一名专业有担当的律师赴延安一载,如经风沙磨练。在灯火下核验陈年旧账,我深知“公平正义”是必守的信任基石;于南川河畔走访烈士子女,更明了“为人民服务”是回应百姓期盼的不变初心。一年间,我经手了百起复议案件,常穿梭于卷宗与田间地头:冒雨固定证据,深夜钻研法条。在奔波与深耕中,我触摸到法律的温度,同时这温度也暖了我的心。深夜,那星光映照着摊开的案卷,村中的老妇人因问题得以解决而展露笑颜,这些瞬间让我彻悟:专业是法律利刃,担当是执剑刀柄,扎根基层泥土,方能让法律既具雷霆锋芒、又怀民生温情。我将把“公平正义”与“为人民服务”铭刻于心,做一名专业且有担当的律师。江苏国颂律师事务所陈晗飞:跋涉在法理与群山之间8月底的商洛市商南县,山色如黛。初到那日,风里还裹着暑气的余温,这座陕南小城,以蜿蜒的山路与质朴的烟火,为我铺开了一卷意料之外的图景。深秋的山路是另一场跋涉。跟随镇政府的车队翻越十里坪镇的山梁时,九曲十八弯的山路晃得我头晕。靠山吃山、靠水吃水,虽然有的人已经离开这片林地谋生,但仍有人坚守林山。在这里,我脚踏山脊小路、翻阅历史档案、倾听众人意见、明确区域边界,我想这是对这份坚守最好的回应。在商南的日子,我见证了这个小城从暮春到凛冬,再到春回大地迈入盛夏。山风穿城而过,带来风中的低语:法律人的远征,从来不在庙堂之高,而是让每一条蜿蜒曲折的山路都通向公平的归处。【责任编辑:尚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