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观察丨从一串地标领悟习近平的改革之道

在中国广袤大地上,有这样一些地方,以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伟大实践,体现出开放包容、兼容并蓄的优良品格,凝聚了开拓创新、勇于担当的精神力量……已经成为中国改革开放进程中的重要标志。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深入到这些改革开放的标志地,宣示改革的决心,汲取创新的智慧,擘画美好的蓝图。透过这些地标,可以观察中国改革发展的进程,领悟习近平总书记的改革之道。(一)宣示将改革进行到底深圳经济特区。历经40多年敢闯敢试和敢为人先,从一个“小渔村”,到改革开放的“试验田”,再到粤港澳大湾区的中心地带……这里,无疑是中国改革开放的重要标识。在党和国家事业前进的一些重要节点,习近平总书记来到深圳考察调研——2012年12月,党的十八大后首次离京考察,在这里发出“将改革开放继续推向前进”的动员令;2018年10月,正值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之际,在这里号召“继续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扩大开放,努力创造出令世界刮目相看的新的更大奇迹”;2020年10月,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在这里释放“改革不停顿,开放不止步,在更高起点上推进改革开放,推动经济特区工作开创新局面”的时代强音……重温改革历程,致敬改革精神,更高举起改革开放伟大旗帜。不止是在深圳。到海南,出席庆祝海南建省办经济特区30周年大会;到浦东,出席浦东开发开放30周年庆祝大会……改革地标,铭刻着历史前进的逻辑,蕴含着开创未来的启示。郑重宣示,彰显出将改革开放进行到底的决心;发出号召,凝聚起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意志和力量,共同投身新时代改革开放的蓬勃实践。(二)引领改革举措落地见效1978年,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18名农民在包产到户的“生死契约”上按下红手印,点燃了中国农村改革的燎原之火。历史向前发展,时代不断进步,中国农村改革持续深化。如何推进新的改革举措落地见效?2016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专程来到小岗村考察调研,并在此主持召开农村改革座谈会。会上,总书记向“大包干”带头人和村民代表们阐释了何为农村土地“三权分置”。“要顺应农民保留土地承包权、流转土地经营权的意愿,把农民土地承包经营权分为承包权和经营权,实现承包权和经营权分置并行。这是农村改革又一次重大制度创新。”考察中,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唯改革才有出路,改革要常讲常新”,提出“希望小岗村继续在深化农村改革中发挥示范作用”。充分发挥改革地标的示范作用,是习近平总书记引领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方法。那次考察后不久,同年10月,《关于完善农村土地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分置办法的意见》印发,农村土地“三权分置”改革在全国全面铺开。开展农村土地确权登记颁证改革试点,启动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试点,超过七成的土地参与流转……在习近平总书记的激励下,小岗村不断通过实践为改革提供宝贵经验和示范,继续在中国农村土地制度改革中发挥重要作用。到访改革地标,习近平总书记赋予它们新时代的新使命——支持浦东新区高水平改革开放打造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引领区,强调“要把浦东新的历史方位和使命,放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这两个大局中加以谋划”;支持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提出“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丰富‘一国两制’事业发展新实践,率先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这一新的历史使命……习近平总书记引领改革地标与时俱进,让这些改革开放的“排头兵”在更高起点上继续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先行探路。(三)谱写改革开放新篇章濒临渤海、携揽“三北”,京畿重地上,一座“未来之城”拔节生长,成为我国改革开放进程中的崭新地标。三到雄安考察,多次主持召开会议,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批示……从谋划选址到规划建设,习近平总书记亲自决策、亲自部署、亲自推动,倾注大量心血,为雄安新区规划建设领航指路、把脉定向。北看雄安,南望海南。2018年4月1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海南建省办经济特区30周年大会上郑重宣布:“党中央决定支持海南全岛建设自由贸易试验区,支持海南逐步探索、稳步推进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建设,分步骤、分阶段建立自由贸易港政策和制度体系。”而立之年的海南,由此成为“寓改革于开放之中”的新标杆。有外媒评论说,中国共产党在海南“画了一个更大的圈”。放眼世界,经济全球化和开放合作遭遇“逆流”,贸易保护主义抬头,海南自贸港却瞄准当今世界最高水平的开放形态,在国际自由贸易港队列中彰显中国担当。新时代新征程,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前所未有的魄力开辟事业发展新天地,让改革开放成为当代中国最显著的特征、最壮丽的气象。乘着共建“一带一路”的东风,乌鲁木齐、西安、重庆、成都、郑州……一座座开放型城市抓住新的历史机遇,在中国新的经济版图上愈加闪亮,成为中国改革开放的新地标。赓续敢为人先的改革开放精神,前海、横琴、义乌、厦门、平潭、北部湾……一个个响亮的名字已成为大胆探索改革开放之路的示范标杆,也昭示着中国前进的力量始终澎湃。策划:张晓松主笔:董博婷视觉|编辑:郝晓静、张桢、何晓新华社国内部、新华网联合制作新华社第一工作室出品【责任编辑:刘耀堂】
发表时间:2024-07-15 07:20:56

第一观察 | 从一本笔记体悟总书记的改革初心

2014年3月9日,全国两会安徽代表团审议现场,习近平总书记谈及一本笔记。当时,来自安徽省滁州市的全国人大代表张祥安向习近平总书记表达了乡亲们的问候和邀请。“我也请你向父老乡亲们转达问候,我对滁州很有感情,记忆犹新。”总书记回应道,“1978年去搞调查研究,印象很深,我有笔记,还能翻出来。”1978年,安徽省滁州市凤阳县小岗村18户村民以敢为天下先的精神,在一纸分田到户的“秘密契约”上按下鲜红的手印,实行“大包干”,拉开了中国农村改革的帷幕。当年,正在清华大学学习的习近平到安徽滁州实地调研包产到户,将所见所闻记了一本笔记。“这是我改革开放以后,接触农村的可以说是改革的第一课。当时就是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后来回忆道。尊重群众首创精神,小岗村改革的火种得以燎原。而这颗“改革为了人民,改革依靠人民”的初心,也在习近平心中扎下了根。上世纪80年代初,习近平走上地方领导岗位,任正定县委书记。他倡导“改革戏必须大家唱”,派几名干部去凤阳学习小岗村经验,在全省率先推行“大包干”,调动农民种田积极性,帮助正定甩掉“高产穷县”的帽子。在福建,推行农民首创的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在浙江,要求全省学习推广敢想敢干的义乌发展经验;在上海,仅7个月就跑遍了全市19个区县,深入调研汲取基层改革发展的智慧……一路走来,习近平率先垂范、身体力行,在推动改革中充分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改革是人民的事业,群众是真正的英雄。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坚持把群众作为改革智慧和力量的来源,以更好地破解发展难题、推动社会发展。2012年12月,党的十八大后首次赴地方考察,习近平总书记来到改革开放前沿广东,强调“我们要尊重人民首创精神,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提出全面深化改革的顶层设计和总体规划,尊重实践、尊重创造,鼓励大胆探索、勇于开拓,聚合各项相关改革协调推进的正能量”。2013年11月,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拉开全面深化改革大幕。大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指出“坚持以人为本,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发挥群众首创精神,紧紧依靠人民推动改革,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在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的旗帜上,“人民”二字格外引人瞩目。在改革目标上,总书记明确全面深化改革的价值取向,强调改革要以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福祉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在改革方法上,总书记倡导顶层设计和基层调研相结合,在重大改革文件出台前,组织有关方面开展专题调研,广泛征求意见和建议,确保重要改革举措科学有力;在改革动力上,总书记总结改革开放以来的经验启示,要求前进道路上“尊重人民群众在实践活动中所表达的意愿、所创造的经验、所拥有的权利、所发挥的作用,充分激发蕴藏在人民群众中的创造伟力”;……为了人民而改革,改革才有意义;依靠人民而改革,改革才有动力。即将召开的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将重点研究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问题。为开好这次全会,习近平总书记深入基层调研,同企业、专家等座谈,听取大家的建议和期待,目的就在于及时总结群众创造的新鲜经验,充分调动群众推进改革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把最广大人民智慧和力量凝聚到改革上来,同人民一道把改革推向前进。人们不会忘记,2016年春天,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小岗村,徜徉小院、温故知新,又一次回忆起那本笔记:“当时来我记了一本笔记,我还收藏着呢。印象很深刻。”总书记深有感触地说:“小岗村当年的创举是我国改革开放的一声春雷”“小岗梦也是广大农民的梦”。时光荏苒,当年的笔记依然保留,以人民为中心的初心从未改变。策划:张晓松主笔:黄玥、唐健辉视觉|编辑:谭谟晓、姜子涵、何晓新华社国内部、新华网联合制作新华社第一工作室出品【责任编辑:刘耀堂】
发表时间:2024-07-15 07:19:44

第一观察 | 从一本笔记体悟总书记的改革初心

2014年3月9日,全国两会安徽代表团审议现场,习近平总书记谈及一本笔记。当时,来自安徽省滁州市的全国人大代表张祥安向习近平总书记表达了乡亲们的问候和邀请。“我也请你向父老乡亲们转达问候,我对滁州很有感情,记忆犹新。”总书记回应道,“1978年去搞调查研究,印象很深,我有笔记,还能翻出来。”1978年,安徽省滁州市凤阳县小岗村18户村民以敢为天下先的精神,在一纸分田到户的“秘密契约”上按下鲜红的手印,实行“大包干”,拉开了中国农村改革的帷幕。当年,正在清华大学学习的习近平到安徽滁州实地调研包产到户,将所见所闻记了一本笔记。“这是我改革开放以后,接触农村的可以说是改革的第一课。当时就是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后来回忆道。尊重群众首创精神,小岗村改革的火种得以燎原。而这颗“改革为了人民,改革依靠人民”的初心,也在习近平心中扎下了根。上世纪80年代初,习近平走上地方领导岗位,任正定县委书记。他倡导“改革戏必须大家唱”,派几名干部去凤阳学习小岗村经验,在全省率先推行“大包干”,调动农民种田积极性,帮助正定甩掉“高产穷县”的帽子。在福建,推行农民首创的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在浙江,要求全省学习推广敢想敢干的义乌发展经验;在上海,仅7个月就跑遍了全市19个区县,深入调研汲取基层改革发展的智慧……一路走来,习近平率先垂范、身体力行,在推动改革中充分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改革是人民的事业,群众是真正的英雄。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坚持把群众作为改革智慧和力量的来源,以更好地破解发展难题、推动社会发展。2012年12月,党的十八大后首次赴地方考察,习近平总书记来到改革开放前沿广东,强调“我们要尊重人民首创精神,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提出全面深化改革的顶层设计和总体规划,尊重实践、尊重创造,鼓励大胆探索、勇于开拓,聚合各项相关改革协调推进的正能量”。2013年11月,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拉开全面深化改革大幕。大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指出“坚持以人为本,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发挥群众首创精神,紧紧依靠人民推动改革,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在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的旗帜上,“人民”二字格外引人瞩目。在改革目标上,总书记明确全面深化改革的价值取向,强调改革要以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福祉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在改革方法上,总书记倡导顶层设计和基层调研相结合,在重大改革文件出台前,组织有关方面开展专题调研,广泛征求意见和建议,确保重要改革举措科学有力;在改革动力上,总书记总结改革开放以来的经验启示,要求前进道路上“尊重人民群众在实践活动中所表达的意愿、所创造的经验、所拥有的权利、所发挥的作用,充分激发蕴藏在人民群众中的创造伟力”;……为了人民而改革,改革才有意义;依靠人民而改革,改革才有动力。即将召开的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将重点研究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问题。为开好这次全会,习近平总书记深入基层调研,同企业、专家等座谈,听取大家的建议和期待,目的就在于及时总结群众创造的新鲜经验,充分调动群众推进改革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把最广大人民智慧和力量凝聚到改革上来,同人民一道把改革推向前进。人们不会忘记,2016年春天,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小岗村,徜徉小院、温故知新,又一次回忆起那本笔记:“当时来我记了一本笔记,我还收藏着呢。印象很深刻。”总书记深有感触地说:“小岗村当年的创举是我国改革开放的一声春雷”“小岗梦也是广大农民的梦”。时光荏苒,当年的笔记依然保留,以人民为中心的初心从未改变。策划:张晓松主笔:黄玥、唐健辉视觉|编辑:谭谟晓、姜子涵、何晓新华社国内部、新华网联合制作新华社第一工作室出品【责任编辑:刘耀堂】
发表时间:2024-07-15 07:19:44

中华人民共和国和所罗门群岛联合声明(全文)

新华社北京7月12日电中华人民共和国和所罗门群岛联合声明一、应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总理李强邀请,所罗门群岛总理杰里迈亚·马内莱于2024年7月9日至15日对中国进行正式访问。二、访问期间,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习近平会见马内莱总理,国务院总理李强同马内莱总理举行会谈。三、两国领导人高度评价中所建交5年来双边关系取得的长足进步,一致同意深化中所新时代相互尊重、共同发展的全面战略伙伴关系,构建新时代中所命运共同体。
发表时间:2024-07-13 16:15:06

习近平会见所罗门群岛总理马内莱

新华社北京7月12日电(记者郑明达)7月12日下午,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会见来华进行正式访问的所罗门群岛总理马内莱。7月12日下午,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会见来华进行正式访问的所罗门群岛总理马内莱。新华社记者刘彬摄习近平指出,中方视所罗门群岛为好朋友、好伙伴、好兄弟,支持所方走符合自身国情的发展道路,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中方愿同所方加强战略沟通,坚定支持彼此维护核心利益和重大关切,推进共建“一带一路”同所方发展战略对接,深化农村发展、医疗服务、基础设施、可持续发展、应对气候变化等领域合作,携手构建新时代中所命运共同体,更好造福两国人民。习近平强调,中方始终坚持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主张各国无论大小、强弱、贫富一律平等。中国同所罗门群岛等太平洋岛国开展友好合作,是真心诚意帮助岛国实现发展,是在“南南合作”框架内的互帮互助,属于“全球南方”共同发展的范畴,不针对第三方,不谋取任何私利。中方愿继续为所罗门群岛实现发展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加强在联合国、太平洋岛国论坛等多边机构中协调配合,维护发展中国家共同利益。7月12日下午,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会见来华进行正式访问的所罗门群岛总理马内莱。新华社记者刘彬摄马内莱表示,我此次访华之旅始于福建,深切领略到中国发展取得的巨大成就,并感受到所中合作的巨大潜力和广阔前景。中国为发展中国家树立了榜样。中方倡导全人类共同价值,坚持多边主义,不搞“小圈子”,不搞地缘政治,不要求别国选边站队,主张国际社会加强团结合作。特别是习近平主席提出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全球文明倡议,有利于促进世界的和平稳定和共同发展,对于所罗门群岛这样的小国尤其具有重要意义。得益于参与共建“一带一路”,所罗门群岛在基础设施建设等领域取得显著进展。所方坚定恪守一个中国原则,坚决反对任何形式的“台独”,坚定支持中国政府为实现国家统一所作的一切努力。所方希望进一步深化所中全面战略伙伴关系,构建所中命运共同体。双方发表《中华人民共和国和所罗门群岛联合声明》,一致同意深化中所新时代相互尊重、共同发展的全面战略伙伴关系,构建新时代中所命运共同体。王毅参加会见。【责任编辑:刘耀堂】
发表时间:2024-07-13 16:12:51

中华人民共和国和瓦努阿图共和国联合声明(全文)

新华社北京7月12日电中华人民共和国和瓦努阿图共和国联合声明一、应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总理李强邀请,瓦努阿图共和国总理夏洛特·萨尔维于2024年7月7日至12日对中国进行正式访问。二、访问期间,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习近平会见萨尔维总理,国务院总理李强同萨尔维总理举行会谈。三、两国领导人积极评价中瓦关系发展成果,特别是2018年两国建立相互尊重、共同发展的全面战略伙伴关系以来,双边关系发展取得新的重要进展,一致同意提
发表时间:2024-07-13 16:11:14

习近平会见瓦努阿图总理萨尔维

7月12日下午,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会见来华进行正式访问的瓦努阿图总理萨尔维。新华社记者李学仁摄新华社北京7月12日电(记者郑明达)7月12日下午,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会见来华进行正式访问的瓦努阿图总理萨尔维。7月12日下午,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会见来华进行正式访问的瓦努阿图总理萨尔维。新华社记者刘彬摄习近平对萨尔维长期以来为推动中瓦关系发展发挥重要作用表示赞赏。习近平指出,瓦努阿图是中国在太平洋岛国地区的好朋友、好伙伴。中瓦建交42年来,两国友好历久弥坚,在事关彼此核心利益问题上始终坚定相互支持。中方高度重视中瓦关系发展,愿同瓦方继续深化高水平政治互信,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深化全天候、全方位友好合作,携手构建新时代中瓦命运共同体。中方愿同瓦方交流治国理政经验,分享中国式现代化发展机遇,加强发展战略对接,深化基础设施、经贸投资、应对气候变化等领域务实合作,鼓励中国企业赴瓦努阿图投资合作。中方将继续向瓦努阿图提供不附加任何政治条件的经济技术援助,助力瓦努阿图走好发展繁荣之路。习近平强调,中国坚持大小国家一律平等,坚持义利相兼、以义为先,不寻求大国竞争,不谋求地缘势力范围,不干涉别国内政,不逼迫别国选边站队,始终站在历史正确一边,站在公平正义一边。中国是太平洋岛国地区和平共处、共同发展的推动者和贡献者。中国在联合国的一票永远属于发展中国家。中方从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角度看待和重视同太平洋岛国关系,愿继续为岛国经济社会发展和民生改善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支持岛国加快实现自主、可持续发展目标。萨尔维表示,瓦中建交42年来,两国关系保持良好强劲发展。在习近平主席卓越领导下,中国发展取得伟大成就,国家保持团结稳定,正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民族复兴伟业。瓦方深表钦佩。习近平主席提出的三大全球倡议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对维护国际公平正义、促进共同发展意义重大。中国践行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对瓦努阿图这样的小国一视同仁,充分体现平等和尊重。瓦努阿图政府坚定恪守一个中国原则,认为台湾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坚定支持中国政府为实现国家统一所作的一切努力,坚决反对任何形式的“台独”,坚定支持中方在涉疆、涉港、涉藏、人权、南海等问题上的立场。瓦方希望学习借鉴中方治国理政经验,同中方加强发展战略对接,推进基础设施、经贸等领域务实合作。瓦方愿同中方密切国际多边协作,推动构建瓦中命运共同体。双方发表《中华人民共和国和瓦努阿图共和国联合声明》,一致同意提质升级两国全面战略伙伴关系,构建新时代中瓦命运共同体。王毅参加会见。【责任编辑:刘耀堂】
发表时间:2024-07-13 16:07:50

解码中国发展繁荣之道 回答世界之问时代之问——习近平主席重要著作何以持续风行世界

新华社北京7月12日电特稿丨解码中国发展繁荣之道回答世界之问时代之问——习近平主席重要著作何以持续风行世界新华社记者韩梁张代蕾6月22日,位于塔吉克斯坦首都杜尚别的国家图书馆三层高朋满座,气氛热烈。《习近平谈治国理政》中塔读者会正在这里举行。“习近平主席的著作提出了许多新思想、新观点和新结论,对于身处全球化时代的世界各国具有重要实用价值。”塔吉克斯坦文化部长马特卢芭洪·萨托里延说。
发表时间:2024-07-12 09:31:38

习近平同几内亚比绍总统恩巴洛会谈

7月10日下午,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同来华进行国事访问的几内亚比绍总统恩巴洛举行会谈。这是会谈前,习近平在人民大会堂东门外广场为恩巴洛举行欢迎仪式。新华社记者饶爱民摄新华社北京7月10日电(记者郑明达)7月10日下午,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同来华进行国事访问的几内亚比绍总统恩巴洛举行会谈。两国元首一致同意,将中国同几内亚比绍关系提升为战略伙伴关系。7月10日下午,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同来华进行国事访问的几内亚比绍总统恩巴洛举行会谈。新华社记者丁海涛摄习近平指出,中国和几内亚比绍有着特殊友好历史。近年来,两国关系不断深化,政治互信更加坚定,务实合作更加广泛,国际协调更加密切。中方支持几内亚比绍自主探索符合自身国情的发展道路,愿同几内亚比绍传承传统友谊,巩固政治互信,拓展务实合作,不断丰富两国战略伙伴关系内涵,助力几内亚比绍更好实现国家发展。习近平强调,中方愿同几内亚比绍密切各层级友好往来,加强治国理政经验交流,以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为引领,拓展农业、矿业、基础设施建设、蓝色经济等领域合作。中方欢迎几内亚比绍优质农产品进入中国市场,鼓励中国企业赴几内亚比绍投资合作,帮助几内亚比绍将资源潜力转化为发展动能。中方愿继续为几内亚比绍国内建设提供力所能及的支持,继续派遣水稻技术专家和医疗队,助力几内亚比绍保障粮食安全和发展公共卫生事业。双方要加强教育、青年等领域交流合作,促进两国民心相通。中方将继续提供政府奖学金和培训名额,帮助几内亚比绍培养更多国家发展需要的各类人才。习近平指出,中国和非洲都拥有灿烂的文明,都有被殖民、被侵略的惨痛历史,都珍惜和追求民族独立和解放。中国和非洲国家彼此的支持和帮助是真诚的,是真实亲诚的友好兄弟和发展中国家团结合作的典范,新形势下我们应该联手创造新时代。中非合作论坛是中非人民践行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促进共同发展的重要平台。两周前,我们在北京隆重举行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发表70周年纪念活动。今年秋季将在北京举办新一届中非合作论坛峰会。中方愿同几内亚比绍等非洲国家一道,弘扬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共商新时代中非合作大计,维护发展中国家共同利益和国际公平正义,携手共建高水平中非命运共同体,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恩巴洛表示,我和代表团从抵达那一刻起就深切感受到中国人民对非洲兄弟的真诚友好。几内亚比绍和中国关系良好坚固,双方始终坚定相互支持。在几内亚比绍遭遇困难时,中国总是毫不犹豫给予宝贵支持,几内亚比绍人民对此永不忘记。我们也将一如既往坚定地同中国站在一起,坚定恪守一个中国原则,坚定支持中方在台湾等核心利益问题上的立场。几内亚比绍钦佩中国取得的伟大发展成就,将中国作为外交最优先方向和最重要合作伙伴,希望学习借鉴中国发展理念和经验,加强经贸投资、基础设施、矿产能源等领域合作,助力国家发展。中国从不搞殖民,从不干涉别国内政,从不对其他国家颐指气使,从来给予小国平等和尊重,从来说到做到、言行一致。中国给非洲国家带来的是学校、医院、公路等造福非洲人民的合作项目。几内亚比绍高度赞赏中方为帮助非洲大陆发展发挥的重要作用和作出的积极贡献,积极支持中方举办新一届中非合作论坛峰会。几内亚比绍支持习近平主席提出的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和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全球文明倡议,愿同中方密切在多边事务中沟通协作,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7月10日下午,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同来华进行国事访问的几内亚比绍总统恩巴洛举行会谈。会谈后,两国元首共同见证签署多项双边合作文件。这是习近平同恩巴洛握手。新华社记者丁海涛摄会谈后,两国元首共同见证签署关于落实全球发展倡议、经济发展、海关检验检疫、地质和矿业等领域多项双边合作文件。双方发表《中华人民共和国和几内亚比绍共和国关于建立战略伙伴关系的联合声明》。7月10日下午,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同来华进行国事访问的几内亚比绍总统恩巴洛举行会谈。这是会谈前,习近平在人民大会堂东门外广场为恩巴洛举行欢迎仪式。新华社记者丁海涛摄7月10日下午,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同来华进行国事访问的几内亚比绍总统恩巴洛举行会谈。这是会谈前,习近平在人民大会堂东门外广场为恩巴洛举行欢迎仪式。新华社记者丁林摄会谈前,习近平和夫人彭丽媛在人民大会堂东门外广场为恩巴洛和夫人迪尼西娅举行欢迎仪式。恩巴洛抵达时,礼兵列队致敬。两国元首登上检阅台,军乐团奏中国和几内亚比绍两国国歌,天安门广场鸣放21响礼炮。恩巴洛在习近平陪同下检阅中国人民解放军仪仗队,并观看分列式。7月10日下午,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同来华进行国事访问的几内亚比绍总统恩巴洛举行会谈。这是会谈前,习近平和夫人彭丽媛同恩巴洛和夫人迪尼西娅合影。新华社记者黄敬文摄当晚,习近平和彭丽媛在人民大会堂金色大厅为恩巴洛夫妇举行欢迎宴会。王毅参加上述活动。【责任编辑:尚鑫】
发表时间:2024-07-11 09:58:20

习近平会见孟加拉国总理哈西娜

新华社北京7月10日电(记者郑明达)7月10日下午,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会见来华进行正式访问的孟加拉国总理哈西娜。两国领导人宣布,将中孟关系提升为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7月10日下午,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会见来华进行正式访问的孟加拉国总理哈西娜。新华社记者丁林摄习近平指出,中国和孟加拉国是相知相交的友好近邻,两国友好往来绵延千年。建交以来,两国始终相互尊重、相互支持,平等相待、合作共赢,树立了国与国之间尤其是“全球南方”国家间友好交往、互利合作的典范。中方珍惜中孟两国老一辈领导人缔造的深厚友谊,愿以明年建交50周年为契机,深化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拓展各领域合作深度和广度,推动中孟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行稳致远。习近平强调,双方要弘扬相互支持的优良传统,深化政治互信。中方支持孟方坚持奉行独立自主外交政策,走符合本国国情的发展道路,维护国家主权、独立、领土完整,反对任何外部干涉。中方愿同孟方开展治党治国经验和发展领域政策交流,加强发展战略对接,深化经贸投资、互联互通等领域合作,支持更多中国企业同孟方加强产业投资合作,推动两国产业链供应链融通发展,助力孟加拉国实现国家发展。双方要办好明年“中孟人文交流年”,促进两国文化、旅游、媒体、体育等领域交流合作。中方愿同孟方密切国际和地区事务协作,加强在联合国等多边框架内协调和合作,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7月10日下午,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会见来华进行正式访问的孟加拉国总理哈西娜。新华社记者丁林摄哈西娜表示,孟方对同中国拥有深厚友谊倍感荣幸,对中国在习近平主席英明领导下克服各种困难挑战取得日新月异的伟大成就、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深表钦佩。孟加拉国坚定致力于推进民族解放和减贫发展事业,感谢中方在此进程中给予孟方宝贵支持。孟方希望学习借鉴中国成功发展经验,扩大两国经贸、基础设施、减贫等领域合作,加强青年、文化等人文交流。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极大促进了本地区经济发展和民生改善,孟方将继续积极参与共建“一带一路”合作。欢迎中方积极参与孟南部一体化开发计划,助力孟实现“2041愿景”。孟方坚定恪守一个中国原则,支持中方在台湾问题上的立场,坚决反对外部势力干涉中国内政,坚定支持中方维护自身核心利益。相信孟中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必将取得更大发展。王毅参加会见。【责任编辑:尚鑫】
发表时间:2024-07-11 09:56:24
<< 95 96 97 98 99 >>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