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流万里 法治扬帆——广西深化与东盟协作奏响涉外法律服务强音
- 发表时间:2025-09-19 16:15:53
9月18日,第22届中国-东盟商务与投资峰会平行论坛中国-东盟商事法律论坛在广西南宁举行,“一带一路”法律服务联盟南宁代表处揭牌成立,广西涉外法律服务业创新发展再上新台阶。
回望广西涉外法治建设的实践答卷,成功承办中越司法行政部门首次边境会晤;发挥中国-东盟商事仲裁协作中心作用高效处理跨境商事争议;举办首次中越律师同堂研修培训……一系列扎实且创新的举措不断推动中国-东盟法治交流与合作迈向深入,为构建更为紧密的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注入法治力量。
江流万里通东盟,法治扬帆筑同心。作为中国唯一与东盟陆海相连的省区,广西立足作为中国面向东盟开放合作前沿和窗口的战略定位,以“硬联通筑法治枢纽、软联通促规则互认、心联通聚法治认同”三维联动模式,在涉外法治建设领域中持续深耕,不断拓展区域法治合作新格局。
硬联通筑法治枢纽
“之前越南企业对进入广西市场有一些顾虑,主要是担心跨境纠纷解决难、成本高。”越南维益律师事务所南宁代表处负责人裴忠坚告诉《法治日报》记者,“但随着广西多个涉外法律服务平台相继落地,解决跨境纠纷效率不断提升,这让越南企业对中越贸易的法治保障越来越有信心。”
近年来,广西积极搭建的涉外法律服务平台矩阵作用愈发凸显。
2024年9月25日,中国-东盟商事仲裁协作中心在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司法部共同推进下成功设立,发挥深化拓展中国与东盟国家在仲裁领域的交流协作作用,为推动建立中国-东盟商事仲裁协作机制,推动商事争议多元化解决开展了积极实践。
广西还整合资源设立广西国际民商事调解中心、南宁国际仲裁院等综合平台,构建起“咨询—调解—仲裁”一站式涉外法律服务体系。广西国际民商事调解中心成立至今,已受理国内外商事纠纷超1200件,当事人涉及越南、马来西亚等13个国家。
与此同时,广西进一步将跨境法律服务的“神经末梢”延伸至最前端。广西贸促会、百色仲裁委员会分别与越南商业仲裁中心、越南河内贸易调解中心签署合作备忘录,配套成立联合秘书处,并在中越边境平孟口岸、龙邦口岸设立联合工作站,将纠纷化解、法律指引服务直接延伸至贸易通关一线。2024年以来,两口岸工作站累计服务中越商户800余人次,成功化解跨境贸易纠纷192起,纠纷化解成功率达100%。
软联通促规则互认
机制创新是打破区域法治协作壁垒的关键。
今年6月,中越司法行政部门首次边境会晤在南宁成功举行,会晤期间,中越两国司法部就建立边境边民民商事纠纷多元化解机制、拓展深化法律服务合作、共同培养高素质法治人才等达成广泛共识,广西司法厅与越南广宁省、谅山省、高平省、河江省司法厅分别签署合作备忘录,广西民族大学与河内法律大学签订法治人才联合培养意向书,标志着中越法治合作从“零星对接”迈向“机制化、常态化”新阶段。
广西司法厅充分依托中国广西与越南边境四省省委书记新春会晤暨联工委会晤机制,通过出访交流、照会联系、电话邮件互通等多种形式,常态化保持与越南法律与司法领域的沟通联系,不断深化与越南在纠纷化解、普法宣传、法律服务、人才培养等方面的务实合作,为广西与越南经贸合作、人工智能等领域提供法治支撑和法律服务。
法治领域协作不断扩容,“朋友圈”持续扩大。
在广西司法厅的推动下,广西律师协会与越南广宁省律师协会加强合作,建立“季度互访+案件协作”机制;南宁市律师协会代表团访问越南;南宁国际仲裁院与越南越中国际商事仲裁中心等3家境外机构签署合作协议。
截至目前,广西有40余家律师事务所与越南、新加坡、马来西亚、柬埔寨、老挝、印度尼西亚、缅甸、泰国等东盟国家20余家法律服务机构签订战略合作协议。
心联通聚法治认同
民俗与法治相融,是凝聚跨境民心的温暖纽带。
“唱支山歌纠纷解,中越友谊花常开……”在崇左市友谊关口岸,中越山歌普法队用壮语、越语演唱的普法山歌,总能吸引大批边民驻足。这是广西以“民俗+法治”打造跨境法治认同的生动缩影。
以边民听得惯的语言、乐于接受的形式传递法律知识,让边民既“听得懂”又“听得进”。近年来,广西组建中越普法骑行队、山歌普法队、跨境劳务法治宣传队等130余支队伍,深入边境村寨、口岸市场开展“中越同携手 法治筑和谐”“宪法边疆行”等活动500余场次,让法治理念深入人心。
人文交流让情感联结更紧密,让跨境法治认同更深厚。
今年8月,“跨境标准轨铁路法律专题中越律师同堂培训暨2025年涉外律师人才实务专题培训班”在南宁顺利举办,40名中国律师与22名越南律师共同研修跨境基础设施建设法律风险防控、国际商事仲裁规则等内容,推动专业共识转化为合作动能。
南宁仲裁委员会联合亚洲多元争议解决研究院、广西大学法学院举办2025亚洲替代性争议解决研讨会,围绕打造一流的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争议解决环境搭建合作桥梁,促成了一系列务实合作成果,尤其是实施广西首个获得国际调解协会权威认证的国际调解员培训项目,为国际争议解决领域充实了专业人才储备,为国际调解工作的规范化、专业化推进提供了有力支撑。
互利共赢、美美与共。据介绍,下一步,广西司法行政系统将面向东盟持续深化对外法治合作交流,积极推进跨境法治协同,全力打造涉外法律服务网络,为跨境治理、经贸往来、民生保障等筑牢法治根基,为构建更为紧密的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贡献更多“桂力量”。
【责任编辑 :刘耀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