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工作会议上发表的重要讲话,系统阐述了习近平法治思想的丰富内涵,体现了深远的战略思维、鲜明的政治导向、强烈的历史担当、真挚的为民情怀,为律师行业坚定正确政治方向,把准职能定位、发挥职业优势,深化新时代全面依法治国实践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律师行业迅速掀起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的热潮,自觉以习近平法治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不断增强学习贯彻的自觉性和坚定性。

忙碌身影活跃在群众最需要的地方——合肥律师倾情倾力书写公益服务新篇章
近年来,安徽省合肥市司法局、合肥市律师协会始终坚持党建引领,积极引导广大律师勇担社会责任,充分发挥职业优势、专业优势、实践优势,用心、用情、用力投身社会公益事业。2024年,合肥律师公益服务的数据尤为亮眼——办理法律援助案件10505件,成功调解矛盾纠纷3347件,为困难群体提供免费法律服务3699件。合肥律师的忙碌身影活跃在群众最需要的地方,用专业服务扶弱济困,让法治阳光温暖人心。常态服务全年52周,每周一公益。合肥市律师协会打造的“合肥律师52公益行”平台至今已运行十年,发动律师走进机关、社区、学校、乡村、企业,常态化开展形式多样的公益活动数千场,平台知名度和影响力一直在提升。如今,通过打造特色公益平台、组建各类法律服务团、创新服务模式等举措,合肥市律师行业早已打破“阶段性活动”的局限,让律师跳出传统法律服务框架,化身基层治理的“参谋员”、村社居民的“贴心人”、街坊邻里的“和事佬”,常态化参与公益服务。“针对不同群体的差异化法律需求,合肥市消费者维权、妇女儿童维权、民营经济法律服务等多支专项公益律师团纷纷组建,并动态吸纳优质律师力量,持续为群众提供‘定制化’法律服务。”合肥市律协秘书长王康说。合肥市司法局、市律师协会多年来联合市总工会开展“尊法守法·携手筑梦”服务农民工公益法律服务行动,组建“律师志愿者+工会干部”服务分队,为农民工提供“零距离”法律服务。奔赴边陲2020年8月,合肥市与西藏隆子县政府签订协议,组建公益法律服务团,通过远程视频的方式,为隆子县提供公益法律服务,有效解决了当地群众“找律师难”的问题。从“远程服务”到“实地扎根”,变化的是服务方式,不变的是合肥律师一如既往的责任和担当。自2011年以来,合肥市司法局、合肥市律师协会共选拔27名优秀律师参与“1+1”中国法律援助志愿者行动,2024年以来又选拔6名律师参加“青年律师西部锻炼计划”,为中西部偏远地区、高海拔高寒藏区、多民族聚集区的群众提供免费法律服务。2024年仲夏,奔赴广西兴安县“锻炼”的青年律师胡孟韬通过“书面交流+图文结合”模式,跨越语言鸿沟,将法条转化为流程图解和通俗文字,为当地群众提供“畅通无阻”的法律服务。“法律援助不是单一办案,而是要成为群众身边‘看得见、找得到’的法治依靠。”在宁夏灵武市开展法律援助志愿服务的一年时间里,律师刘强现场接待解答群众咨询2000余人次,通过电话、线上平台解答群众咨询400余人次,群众带着困惑来、揣着答案走。从江淮大地到祖国边陲,一批批合肥律师怀揣法治信仰,跨越山川湖海,奔赴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发力调解2024年3月,在合肥市司法局指导下,合肥市律师协会正式设立合肥市律谐调解中心,为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增添了新支点。目前,该中心成功入驻合肥7家法院,受法院委托开展纠纷调解。作为民办非营利性专业调解组织,该中心在公益与市场的平衡中探索出了一条可行路径:针对简单民事纠纷与小额商事纠纷,提供公益调解服务,减轻群众与小微企业的解纷负担;对于较为复杂的商事纠纷,采用市场化运作方式,既保障服务的专业性,也确保机构可持续发展。“律师向我们详细释明法律规定,分析利弊关系,提供合理的建议。”因退费问题起诉培训机构的程先生对律师调解的专业性深有体会。9月8日,在合肥市律谐调解中心律师调解员的调解下,培训机构全额退还了程先生的培训款项,并承担相关诉讼费用。自运行以来,合肥市律谐调解中心共成功调解矛盾纠纷300余件,调解成功率约为58.5%,为当事人节省大量时间与经济成本,有效缓解了法院的办案压力。多年来,合肥律师常态化参与信访接待、矛盾纠纷化解等工作,创新开展律师驻队参与城市管理执法工作,在推动建立有效的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保障人民群众合法权益、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合肥市司法行政系统将持续推动律师公益法律服务,强化公益法律服务支持保障,继续发挥律师在预防和化解矛盾纠纷中的优势,健全完善律师调解制度,在全社会形成‘调解优先’的理念,推动形成具有合肥特色的解纷体系,不断提升群众的法治获得感和满意度。”合肥市司法局党委书记、局长吴昌文说。【责任编辑:尚鑫】 [详情]
福建厦门律师:让这朵“凤凰花”灼灼绽放
周末及节假日,在厦门市中山路志愿服务驿站开展义务法律咨询;每周三上午,在市老年活动中心助老驿站为老人和周边居民提供法律帮助;每个工作日,在海丝中央法务区公共法律服务中心及福建省国际商事海事法律咨询平台现场值班……在厦门律师“凤凰花”公益法律服务团队的活动日程表中,每个月都排满了各项精心谋划、贴近群众实际需求的志愿服务项目。“凤凰花”寓意热情、忠诚、美好,不仅是厦门的城市名片,也是厦门律师公益精神的象征。在厦门,无论是游客众多的中山路、鼓浪屿,还是在社区、乡村,“凤凰花”公益法律服务正以多元形态融入鹭岛城乡肌理,构建起法律服务“零距离”生态圈。聚是一团火,散化满天星。近年来,厦门律师行业坚持党建引领,将法治宣传与志愿服务深度融合,以“凤凰花”公益法律服务品牌为抓手,按照“1+N”模式,以厦门市律师协会“凤凰花”公益法律服务总队为统领,组建8个志愿服务团和80支律师事务所志愿服务队,聚焦乡村振兴、惠企服务、多元解纷、区域协同等特色项目,分层级、分模块开展服务,以专业力量践行社会责任,用法治温度传递城市关爱。近3年来,全市2500多名律师参与其中,共开展公益法律咨询、普法宣讲、法治助农等活动800余场,活动受众超7万人。玻璃水滑道、高空挑战桥、水上乐园、网红桥……厦门市同安区汀溪镇顶村村是个游乐项目俱全的“天然氧吧”。这块区域以前是成片的集体山地,后经该村村民民主协商讨论合作社发展规划,对全村资源进行统一经营、统一管理、统一分配,出让土地、共同出资后得以建设起来。乡村全面振兴既要“富口袋”也要“富脑袋”。全村拧成一股绳发展经济,离不开法律的支撑与保障。厦门律协公益法律服务工作委员会主任马福良就是该村居民,每逢村里要引进新项目,他都会和村法律顾问谢志祥律师一起,为村民讲政策、出主意,并帮助股东制作、审核法律文书,防范后续经营风险。此外,他们还将法律服务下沉至村民身边,帮助制定完善的合作社规章制度,规范村民在乡村旅游中的标准服务,在村民心中树立“有规可依,按章办事”的法治理念,为乡村振兴打下良好的法治基础。莲花镇是厦门乡村振兴的主战场,也是“凤凰花”公益法律服务的主阵地。自厦门市律师行业党委与莲花镇党委开展共建以来,聚焦多元解纷、普法宣传等活动取得了一系列丰硕成果,让群众切身感受到法治温暖。群众在哪里,志愿服务就延伸到哪里。在厦门市中山路公益法律服务驿站,身着红马甲的“凤凰花”公益法律服务队律师正在为游客解惑释疑,他们的笑容就像竞相开放的凤凰花,耀眼而夺目。“志愿者的解答非常专业,也十分耐心,为我解决了积压在心里许久的问题。”咨询劳动仲裁问题的李女士得到解答后非常满意。她说,厦门不仅风景秀丽,浓厚的法治氛围更令人难以忘怀。如今,依托中山路公益法律服务驿站,厦门律协组织律师在每周末和节假日期间,为市民和游客提供义务法律咨询服务,开展“文明旅游、理性维权”“农民工权益保护”等主题活动,深受群众欢迎,成为百年老街一道靓丽的风景线。爱心助学播撒希望。近日,厦门律师“凤凰花”公益团队受邀参与了“情系春蕾·爱心同行”助学金发放仪式,以实际行动诠释法律人的温情和担当。自2018年厦门律政巾帼爱心班成立以来,女律师们坚持公益助学7年,并通过参与法治启蒙、文化浸润、成长实践等活动,为孩子们构建“物质+精神”双重守护网。光阴流转,受助儿童从羞涩内向变得自信开朗,爱心队伍也日益壮大。针对群众的需求,厦门律师“凤凰花”志愿服务队还搭建起“线上+线下”的立体服务网络。每个工作日,“凤凰花”12348志愿服务团400余名律师轮流参与,开启热线平台“7×24”全时服务。他们在海丝中央法务区公共法律服务中心接听法律咨询热线,在线解答群众的法律问题,配合调处矛盾纠纷,及时反映群众的法律需求。2024年咨询量达16.1万件,全省占比40%。现场还设置“名所”“名师”座席,服务范围辐射周边乃至福建各地。8月29日上午,一场涉外法律服务宣讲会正在如火如荼地举行。厦门企业的代表们围绕跨境经营涉及的涉外建工、合同签订等具体问题踊跃提问,律师们一一细致回应。听完解答,不少企业代表表示:“以前企业‘走出去’最怕法律盲区,现在有了这些涉外的‘法律明白人’,我们‘出海’更有底气了!”“点单式”法律服务、“问诊式”法律咨询、“沉浸式”法律培训……近年来,厦门律师行业在深化“法律服务进千企惠万企”活动中,立足企业所需所盼,创新服务方式,通过“量身定制”法律服务,满足企业日益增长的法律需求。同时,厦门律协组建八大产业法律服务团,为本市“4+4+6”产业体系提供全链条法律服务;设立国际商事海事法律咨询平台,为企业提供“法治体检”、专项咨询等服务,已服务企业万余家、实地走访千余次、提供法律咨询4000余件;组织“凤凰花”公益法律服务团的律师开展“百所联百会”全覆盖工作,组建商事海事法律顾问团走访企业,并加强与外贸、生物医药等重点企业对接,与厦门市物流协会联动推进物流企业合规体系建设,探索“行业+法律”服务的新模式。截至目前,共推动90家律所对接240家商(协)会建立联系合作机制。“发挥专业所长,维护公平正义,帮助有需要的人,这是作为一名律师的初心;让百姓有更多的法治获得感,让厦门有更高的文明幸福指数,这是律师的社会责任;反哺社会的同时也能提升自己,很有意义!”厦门市律师协会会长王桂英如是说。公益法律服务是一场没有终点的长跑,任重而道远。“凤凰花”公益法律服务团的律师们将始终站稳人民立场,积极履行社会责任,持续拓展服务广度与深度,不断做实做优公益法律服务,让这朵“凤凰花”开得更加鲜艳。【责任编辑:尚鑫】 [详情]
查看更多